查看原文
其他

新闻语言应用 | 甘于恩:《羊城晚报》标题语误类型分析(下)

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-01-18

《羊城晚报》标题语误类型分析(下)

 

甘于恩

 

        新闻标题语误除了逻辑语误、语义语误和语法语误外,还有一类修辞语误,报纸上也比较常见。修辞语误由于与结构无关,所以较为隐蔽。这里谈谈修辞语误的主要表现。

修辞语误主要表现为词义色彩选择、辞格运用、韵律和谐等方面出现失误,以下分别举例说明。

(一)词义色彩选择失当。在汉语词汇中,有一些词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,凡是带有褒扬感情色彩的词称为“褒义词”,如“牺牲、成功、高风亮节”等;而带有贬斥感情色彩的词则称为“贬义词”,如“送命、得逞、假仁假义”等。当然,也有部分词是不带褒贬色彩的,我们称之为“中性词”。一般情况下,在描述、评价正面的人或事时,应使用褒义词;在描述、评价负面的人或事时,则应使用贬义词。该用褒义词时却用贬义词,或该用贬义词时却用了褒义词,皆属词义色彩误用。如:

        酒楼沦为“电子银行”盲点

(《羊城晚报》2002年5月4日A3版标题)

这篇报道谈到许多酒楼未设刷卡机,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,但用“沦”字则很不妥当。“沦”字是个贬义词,意为“没落”、“从好的处境陷入不利的境地”,酒楼没安刷卡机只不过是服务不到位而已,用了“沦为”一词是词义色彩的误用,应改为中性的“成为”。

       还有一种词义色彩误用则牵涉文化色彩。汉语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,不少词语有敬称、谦称、讳称的分别。如果文化色彩弄错了,就会影响表义。以下是近期的一则标题:

眉题:深圳中院5名法官涉案三人获刑两人在查

主题:笑纳当事人钱财 原庭长蹲监11年        

(2007年3月24日A1版)

“笑纳”是个客套词,指说话时请对方接受己方的礼物,带有“礼物轻微,让您见笑”的含义,对听话人而言,是个敬辞,而对说话人来说,也可以视为谦词。问题在于,新闻报道是站在客观立场叙述事实的文体,记者所陈述的对象(法官)属于第三人称的身份,怎么能够使用针对第二人(“你”或“您”)的“笑纳”呢?

       汉语有些历史语词也有敬称的意味,使用时需要格外小心。请看以下一例:

        半年查处百名处座厅座。     

(2003年7月29日A2版标题)

“座”用于称官位,亦属敬称,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的解释是:“敬辞,旧时称高级长官”。党和政府的干部,用旧时代的语词来称呼,在语言风格上已是不够稳重、妥帖;况且报道中提及的这些干部,都是犯错误甚至触犯法律的人,怎可以用“座”这种带有尊敬色彩的词语呢?

       以下这则标题属于讳称的误用:

       妻子早仙逝  丈夫伴尸眠  

(2000年4月28日A13版)

在旧时,汉语有许多说法往往要采用避讳的形式,如提到皇帝的名字、双亲的名字、提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(如死亡)等。避讳时所采用的称说,便是讳称,如皇帝死以前叫“驾崩”。“仙逝”是对名人或对方的亲属去世的婉转表述,新闻属于客观报道,不应该用“仙逝”一词。

       (二)辞格使用不当:为了达到某种语用效果,人们常常有意地突破常规的词语组合或构造,进行超常的搭配,或者运用一些有特殊形式标志的结构,以收到特定的修辞效果,这便是辞格的运用。在新闻报道中,为了增加新闻的生动可感性,恰倒好处地运用一些辞格是有必要的,但前提是不能损害新闻的真实性和语言表达的科学性。有些辞格使用不当的现象,其实还涉及作者的观念问题,以下是一例:

中国游泳(队)以创历史规模的44人参战,却仅凭近年最差的1银1铜当“遮羞布”——              

(2007年4月2日A13版引题)

作者这里使用了“借喻”的修辞手法(即不出现喻词),把中国队的成绩比作“遮羞布”,属于比喻不当,“遮羞布”带有贬义,指“用来掩盖羞耻的事物”,多用在不好的事物上。中国队参加世界锦标赛,以公平竞争的姿态投入比赛,队员们也尽力而为,并不存在什么羞耻的事情,成绩不好,有各方面的原因,指斥为“遮羞布”,其实反映出社会上某些人对体育精神的无知和误解,也反映出一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。

       (三)韵律和谐问题: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,元音丰富,讲究声律的和谐及朗朗上口。因此标题适当注意声调的平仄对应,句式的整齐押韵,也将强化标题的语言吸引力。以下标题在这方面都有值得改进的余地:

解密权力腐败  揭秘矿难内幕  

(2003年7月16日A16版)

这是一则漫不经心的标题,整个标题只有“权”字是平声音节,其余皆为仄声,加上“解密”和“揭秘”声韵完全相同,整个标题在韵律上显得较为呆板。

自然语言中通过停延将话语分成一个个片段,称为“节拍”或“意群”,节拍由音节构成,与语言结构和语义都有关。要正确表达或理解话语,必须注意停延的位置、时间和方式。《羊城晚报》2004515A9版有一个标题《国内诸问题成堆  国际上骄横跋扈》,在成分对当和节拍上都有问题:上句的“国内”对应的成分是下句的“国际上”,“诸问题成堆”则与“骄横跋扈”对应,虽然整个标题表面上字数相等,但实际上结构缺乏匀称感,内部成分是不对称的;阅读时节拍为“国内/诸问题成堆  国际上/骄横跋扈”,上下句的韵律不够和谐。假如改为“国内问题成堆  国外骄横跋扈”便显得和谐多了。

        

我们分别从几个方面分析了《羊城晚报》的标题语误,问题当然不止以上所述,由于篇幅有限,挂一漏万在所难免。要提高标题语言的质量,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。首先作者应该注意语言表达的精确性,加强逻辑、语法、修辞等多方面语言知识的学习,提升语言素养;其次编辑在审稿时要细致认真,多查工具书,力避哗众取宠的标题;再次报社要形成良好的氛围,自觉接受公众和社会对语言文字规范的监督,开设专栏评析有语病的报道,《羊城晚报》曾经开设“文字诊室”栏目,获得社会的肯定,但后来这一栏目因故取消,相当可惜。只要从上到下、从里到外都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,珍惜、爱护祖国优美的语言,那么,报纸的标题语言就一定可以达致完美、严谨、准确的目标,《羊城晚报》也会成为省内甚至国内一份最有文化内涵和底蕴的大报。

 

作者照片



(原载《羊城晚报通讯》2007年第12期)

相关链接:

新闻语言应用 | 论报纸新闻语言特点与报纸新闻语误(甘于恩)

新闻语言应用 |甘于恩:《羊城晚报》标题语误类型分析(中)

新闻语言应用 | 甘于恩:《羊城晚报》标题语误类型分析(上)




图文编辑:廖小曼

责任总辑:老   甘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